利比里亞國內鐵礦石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高達40—65億噸。利比里亞曾經是世界上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鐵礦石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一半。結束內戰(zhàn)之后,利比里亞開始走上經濟發(fā)展及國家重建的道路。
多年以來,印度與中國就增強各自在非洲地區(qū)影響力而不斷較勁,各自都參與了基礎設施建設、工業(yè)發(fā)展及礦山開采等。2013年,印度政府還為利比里亞提供總額為1.44億美元的軟貸款,以幫助該國建設輸電及配電線路及2座變電站等。
據印度媒體報道,中國還在同印度企業(yè)爭奪利比里亞最大的鐵礦沃諾格茲山鐵礦。
一、沃諾格茲山鐵礦的爭奪戰(zhàn)
在鐵礦資源豐富的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印度金達爾鋼鐵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稱金達爾)早已“看上”該國的沃諾格茲山(Wologizi)鐵礦。不過,當時中國公司也表示對該鐵礦有興趣。
1、印度礦企的“加碼”
據悉,金達爾最開始就表示有意收購沃諾格茲山鐵礦,并表示將投資20億美元,為增加“獲勝”籌碼,金達爾公司甚至還承諾,專門修建一座發(fā)電站為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郊區(qū)供電。
《印度快報》此前曾刊文專門分析印度非洲戰(zhàn)略,稱印度在非洲投資擁有更多的無價資源,非洲政府對于通過印度復興南南合作很熱心,不僅因為它們認為印度的發(fā)展經歷和技術跟自己更相關,而且認為印度是比中國更開放、值得信賴的伙伴。
不過,當時《德干先驅報》報道也警告說,金達爾爭奪沃諾格茲山鐵礦的前景仍不明朗,因為利比里亞政府或將頒布一條法律,外國公司如果想要得到利比里亞政府許可做生意,他們必須給予利比里亞政府至少40%的股份。
2、英國公司的“攪局”
后來英國企業(yè)的“攪局”使得局面更加復雜。英國礦企塞布爾礦業(yè)公司也看上了這塊“肥肉”,便進行了一系列的“地上”和“地下”活動。
為獲得利比里亞沃諾格茲山鐵礦的開采權,塞布爾礦業(yè)公司于2010年初開始聘請謝爾曼(任利比里亞團結黨主席謝爾曼曾是利比里亞知名律師,人脈關系甚廣)為公司在利比里亞的律師,協助“打通人脈”。
前任眾議長泰勒則涉嫌在收取7.5萬美元好處費后,推動一項有利于塞布爾礦業(yè)公司活動的法律修正案在議會獲批。
根據這部修改后的法律,利比里亞土地、礦產和能源部部長有權宣布某些領域可以不經招標即可把礦產開采權發(fā)放給個別公司。塞布爾礦業(yè)公司方面原計劃在法律修正案獲批后“走后門”拿下沃諾格茲山鐵礦的開采權,結果卻未能如愿。
雖然這座利比亞最大的鐵礦中國企業(yè)并未收入囊中,但是中企成功入主另一座利比里亞的大型鐵礦!
二、武鋼將邦礦“收入囊中”
1、邦礦資源概況
利比里亞邦礦(Bang礦)位于利比里亞中部邦州西南地區(qū),該鐵礦分布于地表淺表,大多數地方距離地面不過三四米,非常適合露天開采,屬大型露天鐵礦,已查明礦產資源總量為13.1億噸,遠景儲量20多億噸,平均品位35.48%。
2、武鋼取得控股權
為實現鐵礦石自給,武鋼2010年支付6846萬美元進入邦礦項目并獲得控股權。
利比里亞邦礦是武鋼主導建設、開發(fā)和運營的第一座海外鐵礦,中國企業(yè)在非洲建成投產的最大項目。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德國BMC公司就在這里開礦。后來長期內戰(zhàn),讓這個當時非洲唯一盈利的鐵礦遭到破壞,15年陷入停產狀態(tài)。
邦礦吸引武鋼,是在2010年。
2005年以來,身為央企的武鋼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謀篇布局,希望通過開發(fā)海外礦山,結束自身乃至中國鋼企被高價鐵礦石壓得喘不過來氣的窘境。
2010年3月,武鋼以6850萬美元的價格,從中非發(fā)展基金手中收購利比里亞邦礦鐵礦項目60%股權,由武鋼中非(香港)礦業(yè)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營運。
該項目規(guī)劃年產1000萬噸。一期項目為100萬噸,后續(xù)900萬噸,計劃2015年投產。
武鋼邦礦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7月正式投產,二期項目也于2015年正式投產。對于利比里亞而言,這一項目也具有重要意義——有數據表明,邦礦二期工程投產后,利比里亞的GDP總量將因此翻一番。